找到相关内容58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境与诗情(1)

    用”?  伪山父子在互较机锋的时候,故意露出破绽,使彼此在疑虑中体认真理。这种作风,禅家称为“陷虎之机”。一般学人信理不真,认道不明,往往落人机锋转语的陷阱中而不自知。谈到这里,我们要知道禅家特别重视...

    李杏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064012.html
  • 从菩提达摩到大意宗杲——一个禅学认识架构的历史形成

    造成“意义剥夺”。  参“话头”,便是为对治“掉举”与“昏沉”。这两者,其实也就是他所批评的“语”、“默”二病。前者谓误蹈观念思量的陷阱,陷溺在文字禅的内容言说里的学者,这也就是他常批评的参“死句”者;...提取公案的话头作为焦点意识,而把公案的整体认知栘为象征整合里的支援意识,这样一来,既保有文字禅符号化的功能,又能够免于以文字禅为焦点意识时易落入思量的陷阱。公案的符号化,成为支援意识,保留了作为“古德...

    林湘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2064105.html
  • 敦煌《坛经》随想录——反省与展望

    。洌岩的质问,本  来就是以定慧不二的般若作为前提的,亚斯帕斯的  回答,尽管也提出了般若,可是却掉入了定慧不等的  陷阱。  关于三十六对法的问题,也没有必要做细致的研究。对此法的重要性,关口真大...

    [韩国]金知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2164288.html
  • 禅是佛教吗? ——“批判佛教”关于禅的观念检讨

    和松本似乎滑进了本质主义的陷阱,即他们以一种假定的“真佛教”标准去否定那些似乎是本质和实体性的佛教。 Dan Lusthaus也指出,“批判佛教”在建立佛教真义的元标准时,应注意在方式上避免本质主义的...

    龚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4864599.html
  • 任继愈:汉唐佛教思想论集(5)

    站在宗教神学的立场,旗帜鲜明地向唯物主义认识论进攻。从他的九次反复答辩中,可以看到佛教唯心主义是如何论证其宗教教义的。  《般若无知论》向人们表明唯心主义是怎样设下陷阱的。如果按照他们指引的道路走去,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964794.html
  • 合儒释而会通之:周汝登与佛教

    之说,最令人躲闪,一入其中,如落陷阱,更能转头出来,复归圣学者,百无一二。”但是作为王龙溪与罗汝芳门人的周汝登,并不避讳禅学,在儒禅之辨方面,主张合会儒释,与当时的焦陀、管东溟、赵大洲、杨复所、陶望龄...

    赵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5364844.html
  • 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佛学渊源辨

    在于使物从对象性的陷阱中挣脱出来,获得自在价值。  五代荆浩《笔法记》中有关于物的存在特性的精彩辨析,这篇文章假托野叟和画家的对话,说明绘画之大法:“曰:画者,华也。但贵似得真,岂此挠矣。叟曰:不然。...

    朱良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2965063.html
  • 宗教意识的链接与文学的选择 ——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一种解读

    同意有人对王朔的评价,即他表面的玩世不恭,实际还是想说“与其你们说些不疼不痒的大话、空话,为什么我不能说些真实的脏话、粗话?”他对当下的文化媚俗不满,说些正经话又怕掉进说教的陷阱,实在是因为严正和崇高...

    袁国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2166200.html
  • 入密的几个步骤

    杵和金刚铃,同时手指形成各种意义的手结契印。手印依据修行者尊奉的本尊佛的手印而定,目的是达到与佛勾通。修持时,有时法器急促地响起,那是督促修行者抓住某些摆脱生死轮回之陷阱的难得机会,认真修持,以获成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2467561.html
  • 《释量论》简介

    大寺或西藏的寺院能不能了解佛法,基本上是看能不能了解《释量论》,这并不是说能背多少或了解多少,依文解字人人都会,但若没有量论的基础就会处处是陷阱。佛法在外行人来看就是要做一个好人、要行善,几乎没有人...

    见悲青增格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5267593.html